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围城纪事六咏壬寅𠸄夷犯江之役也。) 其五 盟夷 清 · 金和
 出处:然灰集
城头野风吹白旗,十丈大书中堂(前协办大学士伊里布浙江时,为夷所感服,故以此缓夷。)
天潢宫保太子少保宗室耆英。)飞马至,奉旨金陵句当事。
总督太牢牛鉴。)瘠不鸣,吴淞车偾原馀生。
九拜夷舟十不耻,黄侯(署江宁布政使黄恩彤。)自分已身死。
十万居民空献芹(先夷未至十日,南中绅耆迎夷艘,献鸡豕诸物,直五百金,夷不报。),香花迎跽诸将军
将军掩泪默无语,周自请盟不许。
声言架炮钟山巅,严城顷刻灰飞烟。
不则尽决后湖水,灌入青溪六十里(皆当日奏章中语也。)
最后许以七马头(粤闽江浙,许夷交市者凡七所。)浙江更有羁縻州浙江定海县许夷侨寓一年。)
白金二千一百万,三年分偿先削券。
券书首请帝玺丹,大臣同署全权官(盟书首帝宝,次其国王印,次诸大臣押,次其酋长押。其酋长署衔曰「全权公使」。)
冒死入奏得帝命,江水汪汪和议定。
菩萨蛮 其七 清末 · 郑文焯
 出处:冷红词卷一
镜堂前后花交见。歌纨裁月难遮面。
憔悴问花枝。玉颜非别时。

浅妆工薄媚。弦上西风泪。
灯黯塞鸿归。一声肠九回。
宗镜堂记略 北宋 · 释惠洪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二三、《石门文字禅》卷二五
余尝游东吴,寓于西湖净慈寺
寺之寝堂(即宗镜堂。),东西庑建两阁,甚崇丽。
寺有老衲谓余言,永明和尚贤首、慈恩、天台三宗互相冰炭,不建大全,故馆其徒之精法义者于两阁,博阅义海,更相质难。
和尚则以心宗之衡准平之。
又集大乘经论六十部,西天此土贤圣之言三百家,證成唯心之旨,为书一百卷,传于世,名曰《宗镜录》。
其为法施之利,可谓博大殊胜矣。
今天下名山莫不有之,而学者终身有未尝展卷者,唯饱食横眠,游谈无根而已。
谓之报佛恩乎,负佛恩乎?
右《宗镜录》一百卷,智觉禅师所撰,切尝深观之,其出入驰骛于方等契经者六十本,参错通贯此方异域圣贤之论者三百家,领略天台、贤首而深谈唯识,率斥三宗之异义,而要归于一源,故其横生疑难则钩深颐远,剖发幽翳则挥扫偏邪。
其文光明玲珑,纵横放肆,所以开晓众生自心成佛之宗,而明告西来无传之的意也。
钱氏有国日尝居杭之永明寺,其道大振于吴越
此书初出,其传甚远,异国君长读之,皆望风称门弟子。
学者航海而至、受法而去者不可胜数。
禅师既寂,书厄于讲徒,丛林多不知其名。
熙宁中圆照禅师始出之,普告大众曰:「昔有菩萨晦无师智、自然智,而专用众智,命诸宗讲师自相攻难,独持心宗之权衡以准平其义,使之折中,精妙之至,可以镜心」。
于是衲子争传诵之。
元祐间宝觉禅师宴坐龙山,虽德腊俱高,犹手不释卷,曰:「吾恨见此书之晚也」。
平生所未见之文,功力所不及之义,备聚其中,因撮其要处为三卷,谓之《冥枢会要》,世盛传焉。
后世无是二大老,丛林无所宗尚。
旧学者日以慵惰,绝口不言;
晚至者日以窒塞,游谈无根而已。
何从知其书,讲味其义哉?
脱有知之者,亦不以为意,不过以为祖师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之法,岂当复刺首文字中耶?
彼独不思达磨以前,马鸣、龙树亦祖师也,而造论则兼百本契经之义,汎观则传读龙宫之书。
达摩而兴者,观音、大寂、百丈、断际亦祖师也。
然皆三藏精入,该练诸宗。
今其语具在,可取而读之,何独达摩之言乎?
圣世愈远,众生相劣,趣虑褊短,道学苟简,其所从事欲安坐而成,譬如农夫惰于耰耘,垂涎仰食为可笑也。
吾闻江发岷山,其源滥觞,及其至楚,则万物并流,非夫有,益之者众耳。
有志于道者,常有取于此。
吾徒灰冷世故,安乐云山明窗净几之间,横篆烟而熟读之,则当见不可传之妙,而省文字之中,盖亦无非教外别传之意也。
按:《敕建净慈寺志》卷二,武林掌故丛编